互联网之父为何呼吁“拯救互联网”?

发布时间:2017-03-24 来自: 湖南易图 浏览次数:1378

26年前,当英国人蒂姆·伯纳斯·李(Tim Berners-Lee)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网站时,他所想象的互联网是一个自由、公平、开放的平台。在这个平台上,身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分享信息、获取机会,并实现超越地理和文化边界的合作。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可以说“互联网之父”的愿景已经基本实现,但他似乎并不愉快。

2017年3月,伯纳斯·李在《卫报》上撰文称自己对互联网发展的一些新趋势感到越来越担忧。“我(也许)发明了互联网。然而,是你们所有人共同建造了它如今的面貌。”62岁的老人以号召的姿态写道,“现在我们应该把它建成我们想要的样子。”在令“互联网之父”忧心忡忡的互联网新趋势中,排在首位的是:我们已经失去了对个人数据的控制。

早期的互联网一度以自由、匿名、免费等为标签。然而,这种乌托邦的情景如昙花一现。随着互联网走入商业化和社交化时代,平台以所谓“免费服务”无偿换取用户内容的商业模式开始建立并完善。正如伯纳斯·李指出,大量个体数据(或者说他们创作的内容)正被商业平台廉价甚至无偿地据为己有。尽管大多数平台在用户注册的某个环节展示了相关协议,但作为一名普通用户,在点下同意按钮前,你可有一次读完过那些篇幅冗长、表达枯燥的文字?

这种格式化条款只是平台霸权的一个缩影。你似乎别无选择,只能接受免费生产内容、成为“数码劳工”的命运。在很多情况下,你甚至无法告诉平台哪些数据自己并不愿分享。即使可以,你也要付出远多于点击同意按钮的努力。比如,你可能注意到了,在脸书、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,敦促你分享的提示铺天盖地,而为个人隐私加密的功能却“隐藏”很深。

不幸的是,即使你很努力地设置了隐私权限,也不意味着实现了对个人数据的“控制”。在这篇檄文中,伯纳斯·李特别指出,商业平台对个人数据的主动收集可能带来诸多影响。这些数据不仅是你主动创造的看得见的内容,还有大量伴随日常网络生活而自然产生的,比如你的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网络阅读偏好,你在社交媒体上与亲人和好友的私密互动,还有你自己可能都算不太清楚的流水账……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:当你忘我享受互联网生活的便利和乐趣时,黑暗中有一只巨眼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你;你的所有行为数据被全天候监测、记录、汇集和分析,用于商业或其他目的。

平台对数据的这些使用,无疑与早期互联网的精神内核相去甚远。用伯纳斯·李的话来说,这种平台对个人数据的监控和利用是违反道德伦理的。吊诡的是,近年来人工智能、无人车等热点层出不穷,令人目眩神迷,主流媒体却很少正视和讨论背后的数据争议。以人工智能为例,支撑机器学习的基础必然是平台对海量数据的占有。数据从何而来?归谁所有?谁能调用?谁能修改?……至少到目前为止,答案都处于隐秘不宣或遮遮掩掩的状态。在伯纳斯·李看来,这很可能引发一系列“混乱状态”。比如,鼓吹智能资讯分发的社交平台很容易沦为假新闻狂欢的温床,公共决策的大数据库可能被操控以实现私利。在特定情境下,人类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。例如,《连线》网站2017年1月25日的一篇文章预测,联网运行的智能汽车将会成为下一个杀人工具:刺杀者要做的只是篡改一些数据……

世界兀自狂欢,不觉风险逼近。这种情形很像20世纪末,西方媒体大肆鼓吹互联网的私隐、匿名等特性,许多普通网民也非常自信对个人数据的掌控。1993年发表在《纽约客》上的一幅著名漫画,生动地传达出这种乐天情绪:一只狗坐在电脑前上网,屏幕上写道“互联网最伟大之处在于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”。好景不长,人们很快意识到自己更像是那个穿着“新装”的皇帝。而这一次,媒体和资本对人工智能等新鲜事物的热捧,再次冲淡了普通人对个人数据的保护意识。此时此刻,聆听一下“互联网之父”的呼吁,或许能稍微冷静下来,重新打量这个躁动喧闹的世界。

企业互联网+是刚性需求,尤其是一个网站,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标配!作为长沙网络公司的代表:湖南易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主营长沙企业官网订制长沙企业网站建设长沙企业网络推广、域名注册、手机APP定制,长沙企业互联网营销,企业荣誉体系搭建,企业培训体系搭建等,诸多推进企业需求的服务项目。



湖南易图科技主营项目:长沙企业官网订制、长沙企业网站建设长沙企业网络推广,手机网站订制、域名注册、长沙企业微营销,手机APP定制,长沙企业互联网营销,短视频营销、企业荣誉体系搭建,企业培训体系搭建等,诸多推进企业需求的服务项目。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湖南易图 技术支持:易图科技 网站地图 XML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